军事大观,千代田号
千岁号/Zuiho日本
武器装备
- 8门八九式127毫米口径防空高射炮+30门九六式25毫米高射机炮
千代田号是旧日本海军千岁级航空母舰的二号舰。当初建造时为水上飞机母舰,在太平洋战争中改装成航空母舰。其姊妹舰为千岁号。千代田号航空母舰的前身是千代田号水上飞机母舰,可以载24架水上飞机或12架水上飞机和12艘小型潜艇,也可以用来运送燃油,千代田号和其同型舰千岁号在水上飞机母舰时已参加中日战争,1942年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一下子失去4艘主力航空母舰,为了补充损失故决定把其他军舰或商船改造成航空母舰,当中包括千岁级水上飞机母舰。1943年2月1日至12月21日,千代田号在横须贺海军工厂进行改工程,其航空母舰设计类似祥凤级轻型航空母舰。
补充描述
水上飞机母舰 早期用来携带水上飞机的大型水面舰船。
推荐阅读:张召忠带你了解水上飞机母舰
潜水空母 二战期间建造的一种超大型远洋潜艇,它可以携载水上攻击机,让它在水下抵达敌方海岸,利用潜水空母上的舰载攻击机去对敌方大城市进行轰炸,使其瘫痪。日本在二战期间建造的“伊—400”特型潜艇就是所谓的潜水空母,潜水空母与潜水母舰是两种不同的舰种,潜水母舰主要为潜艇补给,为水上舰种,并不能潜水。二战日本潜艇的命名遵循艇型加编号的原则。而舰型又之分大型和小型,大型潜艇用英文“I”(伊)打头,小型潜艇用“RO”(吕)打头。
云龙级 日本海军最后建造的快速舰队航母,但主要设计目标是用来攻击美国的护航舰队而非作战舰队,通常和重巡洋舰队一起使用。1941年,日美关系持续恶化,日本海军为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而筹备的战时紧急建造计划(简称“急”计划)中,加入了云龙级航空母舰。因属紧急建造的舰种,几乎没有新增任何设计而直接使用稍稍修正的“飞龙型”设计图。原计划建造15艘,因战局恶化导致资源和生产力不足,只有三艘(云龙、天城、葛城)完工,在建的三艘(笠置、阿苏、生驹)被暂停建造。
第四次舰艇补充计划(丸四计划)20世纪30年代,限制海军军备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有效期截至到1936年12月失效,进入了所谓无条约制约的时期,世界各海军强国开始了军备竞赛。日本海军以美国海军为对手实施造舰计划。1939年,实施第四次舰艇补充计划(丸四计划),计划中包括了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日本海军按计划建造一艘新的舰队航空母舰“大凤”号,与其它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不同的是,“大凤”号准备在舰队中承当支援其他航母作战,并不以搭载舰载机数为最优先指标,而是将船舰的防护性摆在首位,重点要求提高防御力。大凤号(大凤・たいほう・Taihou)是日本帝国海军的主力航空母舰之一,曾作为机动部队的旗舰参加战斗,是日本在二战中最后完工的一艘正规航空母舰,也称为装甲航空母舰。1939 年制订的第四次军备补充计划(丸四计划)里面,日本海军决定在翔鹤级航空母舰的基础上研发一种新式的大型航母,并将其设计重点放在加强防御上面。
翔鹤号(Shokaku)和瑞鹤号(Zuikaku)属同一级航空母舰,是太平洋开战之初日本海军使用的最好的航空母舰。
隼鹰(Junyo)和飞鹰(Hiyo) 太平洋战争开战初期,日本海军为弥补航空母舰的不足,开始把两艘快速邮船改装为航空母舰,就是飞鹰级二舰:隼鹰和飞鹰。
苍龙号和飞龙号属同一级别中型攻击航母,都是日本海军的第二批航空母舰。苍龙和飞龙的原始设计是所谓的“航空巡洋舰”,目的是不受1930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但设计之中发现:既多载飞机、又装载大炮是行不通也是不必要的。而后苍龙和飞龙设计成为专职航母。借鉴赤城号和加贺号的设计经验,苍龙号和飞龙号在排水量约为前者一半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与前者相近的性能,但装甲较弱。
信浓号
服役到沉没总共才20天,是到目前为止史上最短命的航母。拥有强大装甲和水下防御能力仅仅被四枚鱼雷击中就很快沉没似乎不可理解。防御能力和其基本相当的武藏号,被足足二十枚鱼雷击中后最终沉没;而大和号在三百多架美机的围攻下,身中12枚鱼雷和7颗炸弹以后才沉没。对比起来,信浓曾经特地加固了水下防御能力,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这是个“半拉子工程”,细节没有完工,不少水密舱的门无法关紧,甚至根本没有门,造成大量海水的进入。
二.该舰排水系统没有完成,汽动水泵还没安装,排水管也没有配齐,而手动水泵又太少,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三.水兵素质很差,在初期还能在统一指挥下排水。一旦舰只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立即失去了勇气,全部乱作一团,四散逃命,造成舰只失去有组织的抢救。
总之,信浓号仍然是日本海军历史上的重要战舰,它的诞生和覆灭都从某种程度上预言了日本在二战中的必然结局。
华盛顿海军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期间,各海军强国都设计了规模和火力更强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于战列舰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极其高昂,这种耗费高昂的军备竞赛在战争结束后显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主力舰的吨位(35,000吨)和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并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吨位比例为5:5:3:2:2。
</br>
研制历程使用情况
千代田号/Chiyoda日本
参战序列
偷袭珍珠港: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
珊瑚海海战:祥凤号、翔鹤号、瑞鹤号;
中途岛海战: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4]
圣克鲁斯海战:翔鹤号、瑞鹤号、瑞凤号、飞鹰号、隼鹰号;
马里亚纳海战:大凤号、翔鹤号、瑞鹤号,飞鹰号、隼鹰号、龙凤号,瑞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
技术数据
- 编制:784人
- 舰长:185.93米
- 型宽:21.5米
- 满载排水量:13,600吨
- 续航距离:11810里/18节
- 航速:29节
千岁级
1. 日本现代准航母
</br>
“出云”号
“日向”号
航母名 | 番号 | 服役 | 级别 |
---|---|---|---|
“日向”号 | DDH-181 | 2009年 | 日向级 |
“伊势”号 | DDH-182 | 2011年 | 日向级 |
“出云”号 | DDH-183 | 2013年 | 出云级 |
“加贺”号 | DDH-184 | 2016年 | 出云级 |
**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 **
日本将其称之为“护卫舰”,根据英文原名“Helicopter
Destroyer”而简称为“DDH”。
**出云级 直升机驱逐舰 **
出云级是日向级的放大改良版,仍沿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右舷舰岛等类航空母舰布局。但是在缺乏滑跃式甲板的情况下,出云级仍然没有有效部署F-35B进行攻击性任务的能力。
张召忠将军曾说过:日本直升机驱逐舰属于轻型航母,2万吨左右。判断一艘舰艇是不是航母主要看几个非常简单的特征,一个是上面有一个 **通长型的飞行甲板 **,一个 **岛型上层建筑 **,只要有 飞行甲板就是航母。第二个,它上面的作战武器主要是用飞机和直升机,装备的导弹、鱼雷、火炮比较少,看不到,所以说这个肯定是一个航空母舰,没什么别的解释。
参数 | 日向级 | 出云级 |
---|---|---|
排水量 | 1.4w | 2w |
舰长 | 200m | 250m |
航速 | 30kn | 30kn |
SH-60K反潜直升机 | 3架 | 7架 |
MCH-101扫雷/运输直升机 | 1架 | 2架 |
机库存放直升机 | 11架 | 14架 |
- 名称:千岁号/Zuiho
- 建造时间:1934年11月26日
- 下水时间:1936年11月29日
- 服役时间:1938年7月25日
- 现状:(航空母舰时)
- 同型:千代田
- 制造厂:吴海军工厂
- 满排吨位:10000-50000吨
- 活动范围:太平洋
使用情况
1944 年(昭和 19 年)6 月 19 日,与其姊妹舰千岁号跟随大林末雄大将的第 3 航空战队参与马里亚纳海战,同年 10 月 25 日恩加诺角海战中,千代田号编入小泽治三郎的诱饵舰队中,南下吕宋岛,把负责掩护登陆莱特岛行动的强大美国第三舰队引开,为栗田舰队和西村舰队炮击美军登陆部队创造条件。千代田号在此役里遭到美军舰载机重创,丧失机动能力,后被美军重型巡洋舰“威奇塔”号(USS Wichita, CA-45)以主炮轰击,于 16 时 40 分左倾沉没,舰长城英一郎大佐以下全舰官兵阵亡。
2. 二战日本服役航母汇总
</br>
航母名 | 服役 | 简介名 |
---|---|---|
“赤城”号 | 1927年 | 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改造 |
“加贺”号 | 1928年 | 战列巡洋舰改造 |
苍龙级 | 排水2.6万 | 长230m |
“苍龙”号 | 1937年 | |
“飞龙”号 | 1939年 | |
翔鹤级 | 排水2.6万 | 长260m |
“翔鹤”号 | 1941年 | |
“瑞鹤”号 | 1941年 | |
飞鹰级 | 排水2.7万 | 航速25节 |
“隼鹰”号 | 1942年 | 快速邮船改装 |
“飞鹰”号 | 1942年 | 快速邮船改装 |
云龙级 | 排水3.6万 | 长260m |
“云龙”号 | 1943年 | |
“天城”号 | 1943年 | |
“葛城”号 | 1944年 | |
“笠置”号 | 停工 | |
“阿苏”号 | 停工 | |
“生驹”号 | 停工 | |
04舰艇补充计划 | ||
“大凤”号 | 1944年 | 排水3万,长260m |
“信浓”号 | 1944年 | 大和级战列舰改造 |
轻型航母 | ** ** | |
“凤翔”号 | 1922年 | 排水7500吨,世界上第一艘服役的真正航母 |
“龙骧”号 | 1933年 | 排水1.3万 |
“龙凤”号 | 1942年 | 龙凤号和瑞凤级相似识,是另外一种潜艇母舰改装 |
瑞凤级 | 排水1.1万 | 长200m |
“瑞凤”号 | 1940年 | 潜水母舰改造 |
“祥凤”号 | 1940年 | 潜水母舰改造 |
千岁级 | 排水1.1万 | 长190m |
“千岁”号 | 1944年 | 水上飞机母舰改装 |
“千代田”号 | 1944年 | 水上飞机母舰改装 |
护航航母 | ||
“海鹰”号 | 1939年 | 排水1.3万,运输舰改装 |
“神鹰”号 | 1943年 | 排水1.7万吨,德国邮轮改装 |
大鹰级 | 排水2万 | *长180m* |
“大鹰”号 | 1941年 | 豪华邮轮改装的护航航母 |
“云鹰”号 | 1942年 | 豪华邮轮改装的护航航母 |
“冲鹰”号 | 1942年 | 豪华邮轮改装的护航航母 |
“凤翔”号
云龙级
水上飞机母舰 “千岁”号
“龙骧”号
【日本航母命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处于巅峰状态的日本联合舰队一度拥有10余艘航母,自称“世界最强舰队”,压根不把当时的英、美海军放在眼里。截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其先后建造、改装了近30艘各型航母(不包括水上飞机母舰),单从数量上,已位列各交战国“前三甲”。
不过,与欧美相比,日本对航母的命名却有段“曲折”经历。起初,日本海军死抱着“大舰巨炮”的陈腐思想不放,对航母未来前景并不看好,对其定位也低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命名上更是“随便”。
当时,日本给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命名,要么是历史上的著名藩国、政区,如“伊势”“日向”“山城”,要么是山川名胜,如“金刚”(取自日本大阪及奈良境内的金刚山)、“比睿”(日本著名佛教圣地比睿山)。而日本对航母的命名,则大多源于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的瑞兽,如“祥鹤”、“瑞鹤”、“飞龙”、“苍龙”等。这些瑞兽大多与日本神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大家千万别以为这些祥瑞多么重要,因为日本是个有“八百万众神”的国度,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神仙太多了照样不值钱。
在日本人的传统观念里,只要年代久远或经过长期酝酿而生的事物,都可以升华为神。举个例子,日本奈良有家手工制扇的百年老店,据说历史可上溯至德川幕府时期。店里神龛里供奉的“扇子神”,就是店家刚开业时制作的第一把扇子。可以说,在日本,神或者祥瑞几乎无处不在,可谓“稀松平常”,跟屈指可数的名山大川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些日本航母的命名方式就颇为与众不同。例如,“赤城”号和“加贺”号,均改装自战列巡洋舰,因为“血统高贵”,遂得以保留原舰名。还有“千岁”号和“千代田”号,原系水上飞机母舰,改装成航母后,也保留了原有名称。
使用情况
做为水上飞机航空母舰,曾参加了中途岛海战。而开始改装成航空母舰为在中途岛海战后使其失去登场机会,昭和19年6月与僚舰千代田共同参加马利亚纳海战,同年10月25日,于莱特湾海战与千代田共同被美国航空母舰舰载机猛攻,最后本舰于恩加尼奥角战没。
技术数据
- 编制:967人
- 舰长:185.93米
- 型宽:20.8米
- 满载排水量:13,600吨
- 续航距离:11810海里/18节
- 航速:29节
另一类似准航母
登陆舰 | 定位 | 排水 | 数量 |
---|---|---|---|
大隅级登陆舰 | 坦克登陆舰(LST) | 9000吨 | 3 |
大隅级登陆舰
海上自卫队将其定义为“运输舰”,美国海军将其定义为LST。本级舰的建造始于90年代初日本柬埔寨维和行动之后的“海外派遣部队输送母舰计划”。采用全通式甲板构型,舰岛位于右舷;由于此设计类似两栖突击舰或轻型航空母舰,曾引发邻近国家的关注。但本级舰并无高强度航空器操作能力,没有与两栖突击舰或航空母舰同级的航空管制、战役指挥等指管通情能力。
武器装备
- 改装时:
40口径12.7厘米连装高角炮4座,25毫米3连装机枪10座。
千岁(ちとせ)是旧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当初建造时为水上机母舰,在太平洋战争中改装成航空母舰。姐妹舰为千代田。
- 名称:千代田号/Chiyoda 航空母舰
- 满排吨位:10000-50000吨
日本自古以来狼子野心未曾改变。即便经历了二战实力,拔掉了日本的虎牙,却仍旧不能阻止日本摩挲他的利爪。现如今,日本仍不忘打规则的擦边球,发展了四艘准航母。在此让我们了解日本的航母历史以及现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千岁级(1944年)
相关航母文章推荐阅读
美国航母全面扫盲汇总
美国海军编制
大和民族的航母时代
俄罗斯航母扫盲汇总
现役非美国航母汇总
中国海军装备命名
研制历程
千岁型航空母舰在当初,因受到伦敦海军裁军条约下对航空母舰拥有数限制而有了改装的念头,而被设计・建造成水上机母舰兼高速给油舰。 由于当初本型舰是以航空母舰作前提来改装,因此为了达到舰中央部的强度试验而令到天盖设置很高有异于一般舰型。 拥有运用于第一线空母机动部队的最低速力要求。 但在当初条约限制了最高速力所以在设计上预定20节左右,而其后在建造途中估计本舰将会在条约失效后完成,因此设计速力提升至29节以上。 由于本身设计上的引擎出力问题令到改装成航空母舰后维持最高速度比较困难,而在最初使用舰本式柴油与高速用涡轮引擎型式外再加上巡行用涡轮引擎,成为非常复杂的引擎配置。 其改装的背景及外观与龙凤型・祥凤型两航空母舰非常酷似为本型舰的特征之一。
本文由必赢娱乐游戏下载发布于武器设备,转载请注明出处:军事大观,千代田号
关键词:
下一篇:410半自动霰弹枪